![]() |
|
名称 | 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 |
索引号 | TU984/20115 |
分类号 | TU984 TU984(城镇规划) TU98(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TU9(地下建筑) TU(建筑科学) T(工业技术) |
作者 | 詹克斯、登普西、韩林飞、王一、 |
出版社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
ISBN | 978-7-111-27230-4 |
页数 | 377页 : 图, 地图 ; 23cm |
价格 | CNY49.00 |
标签 | 城市、生态城市、planning、建筑、新城、管理、设计、 |
简介 | |
注解 | 责任者Jenks规范汉译姓为: 詹克斯; 责任者Dempsey规范汉译姓为: 登普西 有书目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采用详细的城市区域参考文献,将城市置于区域深度进行讨论;第二部分通过实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例;第三部分对“紧密城市”中普遍应用的“密度”一词进行解释。 |
韩林飞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硕士,莫斯科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城市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地理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莫斯科建筑学院教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讲座教授。
2008年主持设计的“郑州御金城二期”项目获第五届“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住区规划设计金奖,2007年北京市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十大金奖,2007年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与美国哈佛CKS合作方案获得国际竞赛第一名,2004年法国总统项目总统奖学金,百名中国青年建筑师获得者,2001年北海银滩旅游区规划设计金奖。
目前已发表建筑与城市规划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及译著十余部。
《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内容简介:快速的城市化正改变着我们的居住环境,城市的密度、交通和居住环境等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城市将何去何从?《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就这一命题予以探讨。《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第一部分以日本的东京、荷兰的莱姆斯、英国的谢菲尔德和布里斯托尔以及剑桥的未来计划为例,将城市置于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予以讨论。第二部分以中国香港、新加坡、曼哈顿下区和鹿特丹这几个高密度城市为例,为高密度区域的城市设计提供了范例,并讨论在低密度背景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第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城市密度、可达性和建筑可持续性等因素对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可持续城市的未来形式与设计》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参考性的方案和提议,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设计提供借鉴。
序译者序绪论第一部分 巨幅美景:城市和区域 1.回归城市:一条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2.智能城市:广普网络还是人文环境? 3.面向城市区域的空间可持续发展:东京和莱姆斯塔的比较研究 4.城市区域的多种模式:一个将环境与经济目标相结合的理念 5.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区域 6.预测选择性规划的可持续性:剑桥未来的经验第二部分 从高密度到低密度的可持续城市设计 7.城市与巨型建筑物 8.中国香港地区土地的高密度、高增长以及土地的多功能高强度使用:新世纪未来城市的模式 9.从中央商务区分散到新商业中心:新加坡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设计 10.面向一个可持续的城市:曼哈顿下城的重建 11.首位城市的变革:为高密度人口地区提供新的策略 12.都市化的可持续细胞:再生理论和实践 13.如何在特殊的地貌环境下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14.展望未来:乡村社区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第三部分 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形态设计 15.密度的涵义 16.日本主要城市中城市密度、生活质量以及当地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 17.新兴的工作模式及其对工作环境规划和战略方面的影响 18.太阳能城市:牛津大学的太阳能行动 19.太阳通路定量化研究 20.对未来中国香港住房发展的一种相对可持续的评估与建议结论:城市生活的未来模式? 未来城市生活的形态?撰稿人